

关注微信

关注微信
1. 选址与固定要求
- 地面需硬化处理,确保设备垂直安装于平整地面,避免倾斜导致滤料分布不均。
- 外接管路需独立设置支架,禁止将管道重量直接作用于过滤器接口。
- 预留设备周边≥0.8米的操作空间,便于滤料更换与阀门操作。
2. 管路连接关键点
- 进出水管径不得小于设备接口尺寸,超流量设计会引发砂床“管涌效应”,导致过滤失效。
- 严格按箭头标识连接进(In)、出水(Out)方向,反向安装将导致内部结构损坏。
- 排污管禁止安装阀门,且需直通排水点,避免背压影响反冲洗效果。
3. 辅助配置建议
- 双压力表配置:进出口必须安装压力表,用于实时监测压差(ΔP≥0.05MPa即需清洗)。
- 旁通管路设计:在关键系统中增设旁通阀,便于检修时系统不间断运行。
1. 启停操作规范
- 首次启动:
- 打开排气阀→缓慢进水→排尽空气后关闭→逐步加压至工作压力(0.25-0.4MPa)。
- 禁止瞬时高压冲击,防止滤料层扰动和密封损坏。
- 停机操作:
- 先关闭电源→手动反冲洗→排空罐体积水(尤其冬季防冻裂)。
2. 清洗时机的精准判断
| 触发条件 | 操作响应 |
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进出口压差>0.05-0.07MPa | 立即反冲洗 |
| 连续运行48-72小时 | 无论压差是否升高,均需清洗 |
| 系统流量下降>15% | 检查压差并执行反洗 |
3. 反冲洗操作要点
- 阀门控制:切换至反洗位→缓慢开启进水阀(先开1/5,水流满管后再全开)→冲洗15-25分钟。
- 压力维持:反洗水压需≥0.25MPa,否则杂质无法有效剥离;必要时加装背压阀增压。
- 效果验证:目测排水清澈后,切换至正洗模式,直至出水无浑浊。
1. 滤料管理
- 清洗周期:每年1-4次深度清洗(根据水质调整),清除砂层粘附的藻类/有机物。
- 更换标准:石英砂每2-5年更换一次,出现板结、破碎、粒径粉化时立即更换。
- 装填规范:
- 分层填装:底层粗砂(1-2mm)→上层细砂(0.4-1.2mm),总高度≤罐体70%。
- 禁止暴力装填,避免刮伤罐内防腐涂层。
2. 密封系统维护
- 每次拆洗后,在O型圈表面薄涂食品级硅脂,防止老化开裂。
- 定期检查密封面,发现压痕或变形需更换原厂配件,混合使用易导致泄漏。
3. 自动化部件保养
- 电动/气动控制阀:每月测试压差启动功能,疏通高低压信号管。
- 电磁阀:每季度清除水垢,防止卡阻。
1. 安全红线
- 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并持证上岗,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阀门。
- 作业前必须泄压:关闭水源→开启排污阀→确认压力表归零。
- 运行中禁止拆卸管路,异常振动需立即停机。
2. 典型故障处理
- 过滤效果下降(出水浑浊):检查滤料层是否板结、叠片装反或密封圈失效。
- 反洗后压差未恢复:确认反洗水压是否达标;粘性杂质需手动拆洗滤料。
- 罐体泄漏:立即停泵→紧固压盖螺栓(按对角线顺序)→更换破损密封圈。
- 冬季防护:停机超过24小时需彻底排空罐体及管路存水,塑料壳体设备需加装保温层。
- 腐蚀环境:沿海或化工区选用316L不锈钢壳体,定期检查防腐涂层完整性。
> 重要提示:本文所述参数为行业通用标准,具体操作请以您的设备说明书为准。砂石过滤器需与网式/叠片过滤器组合使用,尤其在处理高悬浮物水源(如河水、水库水)时,可显著降低后端过滤负荷。
科学使用砂石过滤器,本质是平衡“压差控制、定期维护、规范操作”三要素。掌握这些核心要点,不仅能提升系统稳定性,更可降低30%以上的运维成本。如需原厂滤料、密封件或技术支援,请随时联系我们——您身边的过滤系统守护者!